首页> 常识>

司马昭的儿子有几个(晋文帝司马昭的九个儿子生平简介)

时间:2024-07-08 17:30:10

晋文帝司马昭,是司马懿次子,晋朝的奠基人之一。史书记载司马昭有妻妾6人,育有9个儿子,唯有长子司马炎、次子司马攸比较长寿,其他7子皆早逝,无子,比较凄惨。

长子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晋朝开国皇帝,在位时间:265年-290年,生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初以父勋,封北平亭侯,后进封新昌乡侯,拜为抚军大将军、晋国世子;咸熙二年(265年),拜为相国,袭封晋王,同年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建都洛阳,年号泰始。司马炎在位期间,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 颁行户调式,整个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咸宁五年(279年),命令杜预、王濬发动“晋灭吴之战”,实现全国统一。此后,司马炎骄奢淫逸,怠于政事,大肆分封诸王,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太熙元年(290年),司马炎病逝,时年55岁,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峻阳陵。

次子司马攸(248年-283年),字大猷[yóu],小字桃符,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生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司马攸生性温和聪慧,有治理才能,深受祖父司马懿器重,因伯父司马师无子而被过继给他,袭封舞阳侯;嘉平二年(251年),因平定王凌谋反有功,进封长亭侯;咸熙元年(264年),改封为安昌县侯,迁任为卫将军;泰始元年(265年),西晋建立后,封为齐王,历任骠骑将军、司空等要职,颇有建树。司马炎晚年,荒于朝政,朝廷内外要求司马攸继位的呼声高涨,大臣荀勖、冯紞趁机进谗将其排挤出朝,致使司马攸忧愤而死,时年36岁,谥号

三子司马兆,生卒年不详,字千秋,晋武帝司马炎的同母弟,生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10岁时夭亡,晋武帝受禅即位,追封为城阳王,谥号。司马炎先后将四子司马景度、五子司马宪、六子司马祗过继给他为后,在三子死后,又以第二十三子司马遐过继给他。

四子司马定国,生卒年不详,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三岁时夭折。咸宁初年(275年),追封为辽东王,谥悼惠,以齐王司马攸的长子司马蕤为嗣;司马蕤死后,以司马蕤之子司马遵嗣位。

五子司马广德,生卒年不详,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二岁时夭折。咸宁初年(275年),追封为广汉王,谥号,以齐王司马攸的第五子司马赞为嗣。

六子司马鉴(?-297年)字大明,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初封临泗亭侯。泰始元年(266年),司马炎即位,封为乐安王;泰始年间,拜越骑校尉;咸宁初年(275年),以齐国的梁邹加封,之国就封,服侍中之服;元康初年(291年)征为散骑常侍、上军大将军,领射声校尉;不久为使持节、都督豫州军事、安南将军,代清河王司马遐镇许昌,因病没有成行;元康七年(297年)去世,谥号

七子司马机,生卒年不详,字太玄,生母不详,早年过继清惠亭侯司马京为嗣。泰始元年(265年),封为燕王;咸宁初年(275年),征为步兵校尉,以渔阳郡益其国,加侍中之服,不久拜青州都督、镇东将军、假节。死后无子,以齐王司马冏之子司马几为嗣。

八子司马永祚,生母不详,早夭。

九子司马延祚(?-280年)字大思,生年不详,生母不详。因早年有病,一直没有册封;太康初年(280年),封为乐平王,当年去世,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