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这句诗,出自南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叙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文天祥以科举入仕,当国难当头之际,不得不投笔从戎,投身于抗元斗争,四年来出生入死。然而彼时,像他这样举义旗抗击元军的却并不多。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
公元 1278 年底,文天祥在战败后被元军俘虏,被迫随船去追捕南宋的末代皇帝赵昺。在经过零丁洋时,写下了这首诗。
文天祥在南宋理宗宝佑四年中进士第一名,入仕做官。国难当头之际,他不得不投笔从戎,投身于抗元斗争。从1275年起兵,到 1278 年被俘,共坚持了四年时间。就文天祥本人来说,这四年期间出生入死,经历过多次激烈战斗。而从整个宋元战场上看,却是“干戈寥落”,像文天祥那样举义旗抗击元军的并不多。从文臣到武将,是文天祥人生中的角色转换。他以精通一经入仕充满辛苦,投笔从戎后又“千戈寥落”,整个形势极其不利,战斗经历饱含艰难危险。在南宋朝廷江河日下的形势下,文天祥是文也难、武也难,这两种艰难他都体验到了。
他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来形象地描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国家如同被风吹散的柳絮,无力抵抗,四散飘零。而他自己的人生,也像浮萍一样,在风雨中摇摆不定,饱受打击。
诗的第三句,文天祥巧妙地将自己的经历与地名联系起来,讲述了两个重要的事件。一次是“惶恐滩头说惶恐“,文天祥在空阮(今江西吉水)被元兵打败,由惶恐滩一带退往汀州(今福建长汀)。当时既有兵败之危,又有渡海之险,他和将士历尽艰难才脱离险境,当时是诚惶诚恐,惴惴不安。另一次是“零丁洋里叹零丁”,诗人写的是自身当时的状况,他兵败被俘,孤身一人飘洋过海,自然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助。
诗的结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的人生宣言,他把个体生命的有限和精神力量的永恒看得很透彻,他承认人生的有限,但追求自身精神的永恒,已经下定以身殉国的决心。

鉴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而著称。文天祥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国家分崩离析的悲壮景象和个人在战乱中的艰难处境。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和强烈的个人色彩,展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是对那个时代动荡不安的深刻反映,流露出一种超越生死、追求精神永存的崇高理想。文天祥被俘后,元军统帅张弘范劝文天祥招降在海上抵抗元军的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出示此诗,使得张弘范无可奈何,不再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