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能效比(Energy Efficiency Ratio,简称EER)是衡量空调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就是在特定条件下,空调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与其提供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的比值,能效比数值越高,表示空调在消耗相同电量的情况下,能够产生更多的冷(热)量,也就越节能。

EER和COP的区别:
他们都是性能指标,COP多用于热泵系统,如果只考虑夏季制冷时的能效,一般使用 EER 来衡量;而如果要综合评估其在全年不同季节(包括冬季制热)的能效表现,就会用到 COP 这个指标。
计算方法:
例如,一台空调的制冷量为25.2KW,它的制冷输入功率为6.09KW,那么它的EER能效比就是25.2/6.09=4.14。
以此类推:空调制热量为27KW,它的制热输入功率为6.24KW,那么的COP能效比就是27/6.24=4.33
目前普通空调执行的标准是《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号:GB+21455-2019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执行的是《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号:GB 21454-2021
多联式空调机组的能效品牌不同,会根据IPLV(V),EER,COP,APF,HSPF等等来显示空调能效。
多联机能效等级一共只有三级,不同于普通空调的五级能效;
风冷式热泵型多联机根据产品的实测 APF进行能效分级;

水冷式多联机根据产品的实测IPLV(C)、EER进行能效分级;

关于能效等级标注:
目前,空调的生产者一般采取自有检测实验室或者委托依法取得资质认定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并依据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确定空调的能效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