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3年,明朝宣德八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归途中,病逝于古里(今印度喀拉拉邦)。
28年前,1403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终点就是古里,郑和留下一块石碑作为纪念,石碑上写道: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说:这个国家与中国有十多万里远,但是民风和物产与祖国相似,生活习惯也都差不多,今天我把这些刻在石头上,使后人永远知道。
当时的郑和不会想到,28年后,他也将在这里结束这一生。
1433年,郑和病逝于古里,从此以后,西洋诸国再也没等到来自中国的船队。
也许让郑和也没有想到,在他病逝的60多年后,一个叫达伽马的葡萄牙人带领四艘小船的船队也抵达了古里,他们到处寻找财宝,当发现这里盛产香料和丝绸时,他们欣喜若狂,感觉离发财不远了。他们竖起了一根标杆,昭示着葡萄牙的主权,也就是告诉世人,从今天起,这里是葡萄牙的领土了。
达伽马不会想到,在他之前的60多年,已经有来自东方的中国人来过这里,率领着四十多艘航空母舰般的巨轮,带着两万多人,他们带来了文明,和平,贸易,友谊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