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新手幼师来说,没有带班的经验,接手一个班级或许会感到有压力。但是只要你掌握对了方法,孩子们会乖乖的听你的话,无论是班级常规还是孩子对知识的掌握,都会取得比较不错的成绩。下面小编就分享一下自己的带班经验吧,亲身经历哟。
一、上课

幼师同行都知道,上课有一些小儿歌,比如“小嘴巴,不讲话”之类的,上课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小儿歌,我上课的时候比较注重孩子的坐姿,站姿的培养,小班的一节课的时长大约在二十分钟左右,中大班的可能要在二十五分钟左右,大家都知道,孩子的专注力就那么一会儿,咱们大人端身正坐二十分钟都会觉得累,更何况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呢。在幼儿教育中,换位思考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考虑到了这个因素,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都会跟幼儿提一个要求,如果你们能坚持端身正坐一会儿,老师就会一分钟的时间来给小朋友交流,孩子是比较配合的,当然,一节课也需要教师不断提醒幼儿的坐姿,幼儿听到口令就会执行。
二、过渡环节

过渡环节是很重要的,过渡环节就是饮水、上厕所、排队、饭前饭后、午休前、午休后等,过渡环节在一天中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这一环节,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用透明胶带贴三条线,一条是饮水的,一条是上厕所,一条是排队外出的,孩子们也会按照秩序去排队,一定要告诉孩子不争不抢懂谦让,不要插队要排队,做个懂礼的好宝宝。带孩子排队上厕所、外出的时候可以嘴巴里哼着学过的小儿歌,小童谣,既可以维持纪律,孩子们还能巩固学到的儿歌,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竞争意识,表现好的要及时提出表现。
三、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就是孩子们探索、发现的过程,过渡环节建立的规则做好了,孩子的规则意识也培养的差不多了,不管是室内活动还是室外活动,都会进行的比较顺利,活动前跟孩子讲好规则,老师讲完规则后,然后说出一些禁忌,让孩子去判断对错,这样又锻炼了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师每天要面对一群小孩子,掌握对了方法很简单很轻松,保教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摸索适合本班级的方法,学会因材施教,你学会吗?小编温馨提示:要多喝热水,保护好自己的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