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势能是什么意思通俗易懂(人们对势能的认识误区)

时间:2024-07-09 06:45:04

关于势能问题,先看几个疑问:

1.把一个物体搬到高处,自身消耗了能量,消耗的能量变为势能储存起来了?

2.现在水平推动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前还有一个板凳,要推动这个板凳才能推动这个物体,那就是克服板凳的阻力做功。现在多做功了,物体的势能是不是增加了?

3. 石头1和石头2大小相同,质量相同,起初都位于一座山峰的山脚下,受到的重力加速度都是9.8米/秒^2。

然后一个人抱起石头2,向上爬高了1000米,把石头2搬到了山峰峰顶。

问此时石头1和石头2谁的势能大?


对上面的问题解答如下:

先解答第2个问题:由于是水平推动物体,所以虽然克服板凳的阻力做功了,但是物体的势能并没有增加。所以“克服阻力做功,物体的势能并不一定会增加。”

解答第3个问题:

设大小相同、质量相同的石头1和石头2,质量都是1kg。

本来石头2在山脚下,把石头2向上再搬高1000米,到达山峰顶部。

“按教科书的说法,人体做的功转化为物体的势能,石头2的势能增加了。即石头2比石头1的势能大。”

那现在让石头1和石头2都自由落体100米。看两块石头自由落体100米后哪个的动能大。

石头1受到的重力加速度是9.8米/秒^2 。

石头2由于高度增加了1000米,它受到的重力加速度肯定小于9.8米/秒^2 ,暂且令它受到的重力加速度为9.7米/秒^2 。

物体的动能=F·S=m·a·s

E(石头1动能)=F·S=m·a·s=1千克 ×9.8米/秒^2 ×100米 =980焦耳

E(石头2动能)=F·S=m·a·s=1千克 ×9.7米/秒^2 ×100米 =970焦耳

石头1的动能大于石头2的动能。

按教科书的说法,石头2的势能比石头1的势能大,但两者都下落相同的距离后,石头1的动能却大于石头2的动能。

所以教科书的说法“把一个物体搬向高处,人体做的功转化为物体的势能,物体的势能会能加。”这句话是错误的。

现在回答刚开始的第一个问题:把一个物体搬向高处,物体的势能反而会减小,人体消耗的内能并没有变成势能储存起来。


经过了认真研究,关于势能,我得出以下结论:

1.一个物体的势能其实是人类提前计算出的这个物体即将会产生的能量。势能是一种还没有产生的能量。

2.势能是一种还没有产生的能量,动能是一种已经产生的能量。所以“一个物体的势能转化成了动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接着上面的例子说。

既然石头2的势能没有增大,那么人体把石头2搬向高处,人体消耗的能量去哪里了?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人体消耗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首先,人体把石头2搬到高处的过程中,石头2获得了一个速度,人体消耗的能量有部分转化成了石头2的动能。

其次,人体克服了重力,人体向高处运动,人体向高处运动的瞬间,人体拥有了速度,人体就有了动能,所以人体消耗的能量有部分转化成了人体的动能。

第三,重力是如何产生的,是空间中有无数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光子向地表撞击,对地表上的所有物体都产生了撞击力,即压力,所以重力产生了。人体搬着石头向上运动,即迎面与向下运动的光子产生撞击,使向下运动的光子的能量减小了,换句话说就是增加了这些向下运动的光子在反方向上的能量。这是由人体消耗自身能量产生的结果。

接着再看其他关于势能的例子。


一个人左手拿弓,右手把箭搭在弓上,然后拉开弓。

人在拉开弓(箭没发射出去)时会感到两臂在用力,这是人体在消耗自身的内能。同时弓产生弯曲,组成弓的外侧的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此时能量是守恒的。

假如人松开右手,弓就会回弹,就会向前运动,产生动能,人们说此时弓具有势能,可怜见势能是一种还没有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势能是一种人们提前计算出来的动能。

当人松开右手,弓会向前方回弹,回弹的弓把箭送出去。此时能量也是守恒的。弓向前运动,箭也向前运动,它们都产生了向前的动能。同时,人体手臂的肌肉得到放松。在人的手臂拉弓时,用力,手臂中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距离增大,松开弓时,细胞回弹,细胞与细胞间的距离回复但原来的状态。细胞回弹,就产生了向后的动能。从而能量守恒。

弓及箭向前运动,是人体通过运动,通过运用自身能量,最终得到的结果。

弓及箭向前运动了,人体手臂细胞也会微微向后运动。就像榴弹炮在发射炮弹后,会有后坐力,炮身会向后运动一点一样。

总之,势能是一种还没有产生的能量,动能是一种已经产生的能量,说“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化”绝对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