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杭州买房人都有一个共同心理——
主城区崇拜。
特别是在杭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主城区跟超级配套、高倒挂划上了等号。
于是,操盘手紧抓这一“痛点”,陆陆续续地推出了“主城区规划”的概念。
从一核九星到三心八副,再到一主六辅三城,再到最近全网都在发的“主城”扩容的舆论。
好家伙,这些文章,点进去一看,除了标题,正文基本不见主城区,而是变成了主城、中心城区,狠狠拿捏了一把有主城区情结的买房人。
首先,中心城区≠主城区,区别在哪我后文说。

01. 新纳入中心城区的板块
这次扩容,先是余杭规划和自然资源发出来了一份《余杭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里面有一张区位示意图(下图),意味很明显。
看到没,我可是靠着杭州中心城区的。

更有意思的是,同期《萧山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发布,又来了一个萧山版的“主城区”,南站新城、南部卧城甚至湘湖、闻堰都赫然在列。

不止余杭、萧山,这次扩容到了880平方公里,涉及多个区域板块。具体来看,被新纳入中心城区的有:
余杭——老余杭、未科核心、闲林、勾庄、云城
萧山——钱江世纪城、宁围、市北、萧科、闻堰
临平——临平新城核心区、临平老城、星桥、崇贤
钱塘——金沙湖、下沙开发区、下沙江滨、大学城北、下沙元成

未科核心、云城、钱江世纪城、宁围、市北、金沙湖近几年发展有目共睹,入主很好理解。
无论过去3年,还是未来3年,他们都将成为区域土地供应主力军。
三墩北、勾庄、下沙元成这主城洼地,类热度极高,且地理位置比较靠近主城区,倒也可以理解。
而其他板块(如闲林、龙坞、双浦、闻堰......)普遍来讲,区位不占优势,还要靠区域核心板块蹭一蹭热度,被纳入有点在意料之外。
不过,之前与主城“失之交臂”的很多板块和区域,如今也终于能靠着中心城区蹭蹭主城区的热度了,也是值得一件恭喜的事。

02. 蹭蹭可以,进去不行
这时候,买房人就需要擦亮眼睛了。主城、中心城区和主城区的区别在哪?
划重点。
主城、中心城区是城市空间规划上的“主城”,跟主城区(西湖、滨江、拱墅、上城、钱塘)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育配套资源是否一体、财政是否统一。
很多人不知道这其中关系到什么,我给你理一理。
首先是教育资源。杭州主城区的好高中更多,特别好的学校到一般好的学校都有,且在招生上更照顾主城区学籍的孩子,你说重不重要?
而临平、余杭、萧山等区域,本来居住的人就多,学校还少,你说关注小孩教育的人,到时候头不头疼?

其次是财政问题。财政不统一,这就导致非主城区无法享受与主城区统一的公建配套与公共服务。最明显的,民生补助政策、公共服务体系。
所以,只要教育、财政与主城区不统一,光框一个中心城区,这些状况都是无法改变的。
不过东西并进、南北互通的私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是大势所趋,也是杭州发展的正途。
入主,等操盘手想通了也就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