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蛩虫,也称“北京山蛩虫”
体长而稍扁,长约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
躯干计二十节。
第2-4节各有一对步肢,自5节开始各有两对。
臭腺孔在第5、7、9、10、12、13、15-19节两侧。

我是山蛩虫
栖息潮湿耕地或石堆下、树木的背阴处,喜成群居,食腐殖质。
也有伤害农作物的记录。
分布我国各地区,属于马陆的一种。

长度0.5~3.2cm,植食性种类 腐食性种类。
英文名又称作plated millipedes,这个科的种不如其他千足虫那样园,它们无眼,一般体色暗淡,体节的上部像横向延伸。
多数种的很多包涵腺体,能产生有毒化学物质阻拦捕食者。

生活周期 同其他千足虫一样,雌性把卵产在土壤中制作的巢穴内。
幼体在初期生活在土壤中,而大龄的幼体和成体在地表寻找食物。
栖息潮湿耕地或石堆下、树木的背阴处。

非常细小的卵
在北半球,见于林地落叶中,有的种见于洞穴内。
一些在加利福尼亚分布的Motyxia属的种类发冷光。
还有的山蛩虫种能在水下生活。

下水了
如果夏天发现了它们进家,可以用菊酯类的药物进行灭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