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舌尖上的中国——徽菜以什么为主?

时间:2024-12-20 08:30:27

  中国的八大菜系为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其中七种都是由当地省份的简称命名的,唯独徽菜不是。



  徽菜源于安徽,为何不叫皖菜呢?

  徽菜并不是说安徽菜,“徽”是徽州,是指现如今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等地的菜系。历经时间的演进,大家都把徽菜当成了安徽菜。

  安徽地理位置特殊,皖南多丘陵,皖北多平原,所以导致皖南、皖北的菜系有很大的差别。

  因为皖南地形险峻,气候潮湿,那里的人们就更爱吃一些咸货和重口味的菜,重油、重色。

  而皖北和中国大多数北方地区一样,爱吃面食、煮食,对色形要求不高。

  徽菜起源

  徽菜起源于秦汉,兴盛于明清。发端于古徽州(徽州府歙县)。歙州六县的“歙味”实际就是早期的徽菜,历经了时间的交融和演进,一州六县的饮食最终融合为一个整体。

  徽菜的兴盛与徽商的贸易活动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明清时,徽商发展达到顶峰,徽商富甲天下,又偏爱家乡菜,所以徽商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徽菜馆,徽菜日渐名声远扬,徽菜随徽商发展到全国。

  徽菜特点

  徽菜有四大特点:

  一曰鲜、二曰火、三曰技、四曰养。

  一、就地取材,以鲜制胜。

  二、善用火候,火功独到。

  三、烧炖为主,浓淡相宜。

  四、注重天然,以食养身。

  一是就地取材,以鲜制胜。

  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而著称。安徽地区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徽菜就地取材,保证菜品的新鲜,使菜肴地方特色突出。据《徽州府志》记载,早在南宋间,用徽州山区特产“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做菜已闻名各地。代表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腌鲜鳜鱼”、“黄山炖鸽”、“黄山毛豆腐”等。

  二是善用火候,火功独到。

  根据不同原材料的质地特点,以及菜品风味的需要,会采用大火、中火、小火烹调。

  三是烧炖为主,浓淡相宜。

  徽菜在烹调技法中最闻名的还是烧、炖及熏、蒸的菜品,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

  四是注重天然,以食养身。

  徽菜继承了祖国医食同源的传统,讲究食补,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

  黄山毛豆腐

  毛豆腐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毛豆腐是豆腐通过发酵,豆腐表面会生长出一层白色的茸毛,产生的植物蛋白转化成对人有益的多种氨基酸。 那一寸长的白毛看起来会让你头皮发麻,但正因为这白毛,它才有了粉粉的、酥酥的口感。

  腌鲜鳜鱼

  腌鲜鳜鱼原名臭鳜鱼,嫩白鲜美,具有特殊的香味,是徽州地方传统名菜。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鱼贩将鳜鱼以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贩卖,为了防止新鲜的鳜鱼在途中变质,鱼贩会在鳜鱼上洒一层淡盐水,经常上下翻动,当抵达目的地时,鱼鳃还是红色的,鳞也不会脱落,鱼肉不会变质,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这种经过处理的鳜鱼经过清洗后用热油稍煎,细火烹调,鱼肉非但无异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