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冬至是法定假日吗,原来冬至竟是最早的法定节假日?

时间:2024-07-20 14:30:13

一年当中第22个节气,又叫“冬节”。

古人又称冬至为“日南至”“亚节”等,《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往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回返,冬至是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有人问冬至是最冷的一天吗?并不是,冬至过后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猫冬生活开始,大地万物进入休眠期等待春暖花开。

自古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冬至也是大吉之日,古人认为冬至、这天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所有人都要举行贺冬仪式、,唐宋时期在冬至还需要祭天祭祖。

  • 起源

周朝时期以十一月为正月,冬十一月一日为岁首,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测定出来的节气,《尚书·洛诰》中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意思是竖起八尺的标杆,在夏至观测,中午的影子是1.5尺,在冬至中午的影子是13.5尺。“测土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周公在洛阳周边几个地方测量,最后确定涧水东,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智慧,凭一根标杆观测太阳的影子便能测出太阳的运行规律,而且每年的冬至都是12月21日-12月23日之间。

放在现在冬至是一个节气,在唐宋时期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太平御览》中记载:“冬至始,人主与群臣左右从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从乐五日,以迎日至之礼。”据说汉代时期冬至开始要放五天假,到了唐宋时期更为重视,不知要放七天假,更要祭祖,添置新衣,工农仕商都放假欢宴。看到没,冬至原来放假的!热闹程度堪比过年。这算是中国最早的法定节假日了。

  • 饮食风俗

北方冬至大多是吃饺子,我是北方人,每年冬至这天一早就起来包饺子,老人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北方吃饺子象征意义是辞旧迎新,饺子有着“更岁交子”的意思。还有馄饨,寓意“天清地明”。吃面,寓意“长长久久”。窝头,寓意“金银满屋”。吃饼,寓意“和和美美”。羊肉有温补滋养的功效,包子,寓意“蒸蒸日上”。

南方大多是吃汤圆,古诗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尤其在江南更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还有糍粑,寓意丰收吉祥。年糕,寓意“年年高”。米酒,寓意“欢庆健康”。糯米饭,寓意“驱疫辟邪”。团子,寓意“团团圆圆”。豆腐,寓意“福气安康”。

你家冬至吃什么呢?

最后分享一个神奇有意思的现象,2020年冬至是12月21日,2021年冬至也是12月21日。连续两年冬至日期都是12月21日,这种立法现象非常罕见。上一次出现在1896年和1897年,距今已有124年。

据统计从2056年起,连续3年(2056年—2058年),冬至日期都是12月21日。更为稀奇的是,从2088年起,连续12年(2088年—2099年),冬至日期都是12月21日。再次惊叹老祖宗的智慧。